贷款
2019-09-09 点击:518
这两三年,被动类的医药指数基金跑不赢基金经理主动管理的医药基金。
为什么?
说完了现象是什么,肯定要探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我个人认为大体有这几个原因:
1、医药专业性强。
众所周知,医药领域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别的不说,现在研发一个新药要可能要动用成百上千个硕士博士,花费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所以专业性要求高。
相对来说指数公司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对于指数或是成分股的财报等等有研究,但是对于医药专业领域,深度覆盖有点难,即使有深度覆盖,也不一定科学,其他人也会质疑为什么人为给这类公司高权重。
但是其实大家看到了医药类投研这块,很多分析师或是基金经理已经是从最开始单纯学金融的学历背景,到现在金融、医药兼有学历背景,双学位甚至直接就是学医的:
比如富国基金管医疗类基金的于洋是国内南京大学和中科院生物制药专业出身,中欧基金中欧医疗保健基金经理葛兰是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这两人业绩不说了,今年到现在基本上都是收益50%多。
甚至我觉得可能稍微专业性的行业,可能指数公司因为专业性的不足,导致指数编制有改进空间,给主动型基金经理很大机会。
现在指数基金大发展,并不代表主动基金会一蹶不振,一无是处,相反主动基金如果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错位竞争,我觉得潜力很大。
二、医药领域跨度大
医药领域跨度大:大方面来说医院管理、专科医院、药店、药品、器械、保健等等,单纯药就有生物制剂、创新药、仿制药、原料药等等,药又有各种适应症,随口举个例子心脑血管、肝、眼、胃、肾、精神类、外用药物等等,跨度大,种类多,还复杂。
表面上都是医药企业,实际上从事的各类细分行业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单纯从收入、利润等等选择医药股编辑相应医药指数不具有代表性。
现在随着医保局成立,医保相关控费政策对各个医药细分行业,各具体企业影响也不同,所以给予投研人员很大主动投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