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 贷款

  • 信用卡

搜索

卡农金超

评论
您现在的位置123:首页 > 口子资讯 > 贷款中介冒充银行工作人员 购买个人信息涉嫌违法
广告

贷款中介冒充银行工作人员 购买个人信息涉嫌违法

2022-10-25     点击:3462

据卡农贷款超市了解到,近期,很多人明显感受到收到贷款短信和电话频次在增加,特别是一位读者表示,像“政策放宽,您在我行有20000元银行贷款余额可以随时取现,请注意查收。

退订回T”的短信他一天之内收到了10几条,并且还接到了几个自称是某某银行贷款经理的电话。

另一位不胜其烦的读者表示因为回复了退订“T”想要不再收到这种短信,却没想到收到了更多的贷款短信轰炸,他不明白,为什么银行的信贷部门需要通过这种“骚扰”的方式来获客。

贷款中介

贷款中介冒充银行工作人员

“这些都是做贷款中介通过电销的发出去的,99.99%声称银行的贷款推销电话都是假的。”一位曾经在电销公司工作过的内部人士说,他称目前从有贷款需求的个人到贷款中介,再到银行,存在着一条“灰色”产业链。

据卡农贷款超市了解,目前正规贷款中介主要的营收来源于为银行介绍客户所获得的佣金,而银行的佣金奖励并不高,因此部分贷款中介会从别的方面赚取费用,包括在提供服务时的“中介费用”、“服务费用”等,这些费用并不固定,主要按贷款金额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少则1%-3%,多的甚至达到10%-30%。

贷款中介为了扩大客户来源,会通过电销的方式无差别发送相关短信,为了提高反馈率,他们甚至会冒充银行客户经理,并表示可以提供内部渠道,拿到无抵押、无担保、低息的贷款产品。

贷款中介获得号码的主要渠道有三种:一是在贷款中介公司在各个平台投放贷款广告后的需求信息;二是通过区号随机组合;三是购买一些“号码名单”。而第三种则是贷款中介在获取信息上的灰色地带。

此前就曾有媒体报道,某小区的业主信息被物业的工作人员明码标价售卖,这其实只是贷款中介购买个人信息的一种方式,一些卖车的公司、装修公司或者某些信息公司内部个人登记信息都会被拿出去售卖。此外,贷款中介之间也会相互交换拥有的用户信息。

通常信息报价越高,卖的信息越真。低的几毛钱就能获得一个目标客户信息,高的能达到50元一条。

在获得用户信息后,贷款中介就会找到短信群发公司群发相关短信,由于短信群发公司和运营商有合作,因此此类发出去的短信来源都是虚拟号。

一些短信群发公司审核比较严格,贷款中介想要声称自己是银行的客户经理需要提供相关银行的授权书,不过很少有银行愿意和中介公司签订正式合同,即便有也是私下合约,因此大部分贷款中介会选择管理比较宽松的群发公司。

这些公司的单条群发短信价格比较低廉,成本大概在0.03元~0.06元每条之间,这也就意味着,发送1万条这样的短信,最低只需要花费300元。

购买个人信息涉嫌违法

这些贷款中介的操作近期也引起了银保监的注意。日前,银保监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的风险提示》,称贷款市场上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这些诱人条件的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

根据风险提示,贷款中介的套路基本可分为三种,一是假冒银行名义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二是骗取高额手续费;三是提供名不副实的中介服务。从中抽取极高的费用。

据卡农贷款超市了解,此前,上海虹口法院就曾公布过一个贷款中介诈骗的案例。公开信息显示,70岁的薛某急需贷款20万元,由于年纪较大,直接上银行贷款并不顺利,正在此时,薛某接到一个自称贷款中介卢某的电话。

卢某为薛某介绍了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张某,张某表示只需付一笔费用进行一下包装,十五天就可以申请到贷款,不过需要缴纳一笔费用用于给资质不达标客户制作一份满足贷款要求的“材料包”,包括但不限于各类资产证明、经营流水等。

薛某后向2人支付了6000元用于包装。但他却始终没有等到他的银行贷款发放。事后警方查明,张某、卢某两人实际上是同一家贷款中介公司的员工,平时在完成公司任务的同时,也会私下绕过公司接一些“飞单”。通常由一人在公司客户通讯录里寻找急需贷款的客户,另一人则伪装成银行内部工作人员骗取对方信任。

“现在贷款中介比较难做了,最近查的都比较严。”有贷款中介从业者表示,“我们都在尽量避免可能违规的业务。”

不过这名从业者也表示,目前银行信贷需求大,他们的客户也多,因此对中介合规的业务而言其实影响不大。

分享到:

用户评论

已有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推荐 企业贷个人贷款计算器

更多>热卡申请

更多>极速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