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P2P网贷备案再次延期的消息爆出后,再次引发了P2P网贷行业的热议。
但其实监管的整治规范却从未离开,备案还不来,因为还不是时候。对于监管而言,它做一切事情的目的都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保障秩序稳定。
在网贷行业数百家平台中,几乎每家都在积极迎合监管的要求,监管说要“三降”,降机构数量、降行业规模、降涉及人数,平台便开始控制自身规模,消化存量业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直高歌猛进的P2P网贷行业开始减速慢行,除了直接影响到了行业交易规模上,更影响了行业的周期、从业人员心态。
相关数据展示,2019年6月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在893.8亿,正式跌破900亿,同比下降了超过50%,且一年以来成交量呈持续下降态势。
大部分依旧坚守的网贷平台,始终对行业充满希望。不少业内人士觉得网贷行业可以向机构资金业务转型,从而规避“无金融牌照”归集普通投资人资金的问题。
那么P2P平台只能走退出或者转型这条路了吗? 并不是,备案还是有希望的。
就最新的消息来看,北京地区或许会先开启P2P沙箱监管。 所谓的沙箱监管就是指在既有监管框架下降低门槛,根据限定范围内的创新测试来决定是否准许推广。
可见,P2P作为金融创新的代表之一,功绩是不会被抹杀的。监管在做的,是给之前野蛮发展导致“超速”的降速。
之前4月中旬网传的网贷平台备案细则方案里,就对网贷平台提出了十分严苛的要求,从实缴注册资本、风险准备金、风险补偿金等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高门槛,虽然最后试点备案未能成行,但依旧可以看出监管对网贷平台的态度——做可以,门槛会高,要求会严。
想想现在的网贷平台,有能力谋求转型的平台并不多,更多的是迫于运营压力和监管要求退出的。
对比下浙江地区的网贷平台就知道了,截至7月30日,待收余额尚在20亿以上的平台仅玛瑙湾、51人品、微贷网、铜板街等平台,此前待收余额在10亿左右的平台部分甚至已经跌出了10亿。
目前,尽管监管不停地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但对于网贷行业当下的现况来说,还是力有未逮的。
尤其目前平台数量尚在800左右,风险并未完全出清,直接颁布“通过标准”或许会引起风险性事件,故此徐徐图之。
我们要做的,是不忘初心坚守合规,等待行业环境到达监管要求地步了。P2P网贷行业的备案之路仍在进行,P2P仍有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