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2019-09-09 点击:484
由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投案自首引发的舆论漩涡仍在持续发酵。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官方消息,日前,上海警方通报了上海证大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证大公司”)非法集资案调查进展,“证大公司”法定代表人戴某康、总经理戴某新等人向警方投案自首,并称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设立资金池、挪用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且已无法兑付。目前,上海警方刑拘41名犯罪嫌疑人,已查封涉案资产。
折戟P2P背后,由戴志康所布局的地产、文化、股市、金融等一系列资产版图正在逐步浮出水面。连日来,《中国经营报》记者实地走访证大公司、上海证大喜玛拉雅中心等多处实地探访,试图全方位还原戴志康的投资版图。
从一系列经营数据来看,在经历了地产领域的得意与失意后,这位曾经的资本大鳄于4年前宣布退出地产领域。不过,他后来倾注重心的文化和大健康版图,似乎也并未给其带来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
文化地产梦碎
“五道口”出身的戴志康在自己的老本行里“翻了船”,但他的故事远不止金融领域,在地产领域也曾经历过得意与失意。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樱花路869号的证大喜玛拉雅中心,戴志康曾为此花费近30亿元资金与10年的光阴。
据悉,这是一座集酒店、商场、大观舞台、美术馆与影城为一体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商业地产项目,整体建筑设计由国际著名日籍建筑大师矶崎新主持。
9月2日,上海的雨一直在下,记者来到上海证大喜玛拉雅中心,映入眼帘的便是具有中国风的闪烁金属光泽的有机形体以及不规则的“异型林”石柱。
现场看到,“异型林”内只站有几位避雨的行人,一旁的酒店门口有客人有进有出,门卫也迎来送往,3楼的大观舞台仍有节目表演,经营秩序正常。
在商场的业态布局方面,记者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主要以购物、餐饮、亲子和娱乐等商业业态为主,但均普遍人气不足。其中,在商场的B1层有多家店铺已经关门。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浦东新区石楠路99号7楼的证大集团所在地,想就上述情况进行采访,但楼下保安告诉记者需要有密码才可以上去。
在楼下墙上贴有“我司与证大财富并非同一家公司,对于财富具体业务并不知晓。具体情况请至:康桥路1720号浦东公安分局经侦队”的通知,落款时间为2019年9月2日。
公开资料显示,1964年,戴志康出生在江苏海门;1985年,戴志康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国际金融专业,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
1987年戴志康进入中信实业银行总行,担任行长办公室秘书;1988年担任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中方代表;1990年担任海南证券公司部门经理。
1992年,戴志康组建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富岛基金公司,出任总经理。随后,创建上海证大并任董事长。
而后在1995年发生的“3·27国债期货”事件,戴志康挖得人生第一桶金。
1998年,戴志康在杭州投资的湖畔花园地产项目获得成功,马云曾在此购置过房产,阿里巴巴也是在此创立。
1999年,证大集团开始进军上海房地产,戴志康先后开发九间堂、大姆指广场、喜玛拉雅中心等以“中国文化元素”为标榜的建筑。
对于喜玛拉雅中心,戴志康曾说;“浦东在长江尾,喜马拉雅山在长江头,我们把头和尾,把最古典的源头和最现代的这个尾结合。一个国家它在这个时候应该能够有一些代表这个时代精神的一些建筑,也就是这个建筑已经脱离了建筑体本身的考虑,它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不过,喜玛拉雅只租不卖的模式,需要运营10多年才能收回所有成本。虽然在文化上取得了成功,但并未在商业经济上给戴志康带来直接的回报。
证大喜玛拉雅的失利并未阻挡戴志康在地产领域前进的脚步。2010年,他耗资92亿元拍下外滩地王8-1地块。按照规划,外滩地王项目的体量有三个喜玛拉雅中心之大,但开发时间仅有喜玛拉雅中心的三分之一。不过彼时证大账上只有5亿元,后续由于资金的乏力,戴志康不得不将外滩地王转手。
2011年底,证大集团先是将外滩项目50%股权转手给郭广昌的复星,后又联手绿城将剩下50%股权卖给了潘石屹的SOHO中国。
而后戴志康在南京开发了南京大拇指广场、南京证大喜玛拉雅中心等项目,2014年,证大集团的地产业务业绩大幅度下滑,出现亏损。
资本困局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戴志康宣布将其和女儿戴陌草持有的证大集团旗下地产上市公司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00755.HK,以下简称“上海证大”)42.03%股份全部出售。当时接盘的是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戴志康宣布退出房地产产业。证大集团从1999年开始,长达15年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历史由此谢幕。
记者注意到,目前在证大集团官网上已经找不到其之前和房地产关联的相关记载。集团媒体报道一栏的最早日期为2015年11月。这位之前的地产大鳄对于之前的地产往事似乎并不愿过多提及。官网资料显示,证大集团目前主要产业包括证大金融、证大文化和证大投资。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在2015年退出房地产领域之前,戴志康家族曾持有控制性股权的地产版图已经隐忧暗现。
年报数据显示,2010年~2014年,上海证大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3.69亿元、22.67亿元、9.1亿元、17.51亿元及12.46亿元。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不足2010年的40%。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上海证大也开始逐步走下坡路。数据显示,2010年~2014年,上海证大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5亿元、3.65亿元、4.5亿元、6238.5万元及-3.46亿元。
上海证大在2014年度报告中提及,在2012年完成上海外滩地块的出售后,集团恢复进行土地或项目收购。由于新项目年内仍处于规划或发展中阶段,不能及时推出市场销售及交付。年内集团的合同销售及所交付的物业主要来自旧有项目,导致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
从财务数据来看,上海证大当年于五年内全部偿还的银行贷款利息为6.32亿元,较2013年的3.74亿元增加了2.58亿元。
谈及2015年彻底退出房地产领域,戴志康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道:“客观是过去我在房地产这个行业‘玩心’太重,作为企业家我要回到我能够发挥和体现自身价值的新的场景。主观上就是自己觉得‘我不能就这样’,想当年也是跟现在商界那些大牌一起起步的,人家做得那么成功,自己那么‘不成功’,我是不是还得折腾一点让他们想不到的东西,未来再回来。所以一定要寻找未来。”
事实上,退出房地产领域的戴志康一直没有停止“折腾”。
记者在证大集团官网看到,在2018年7月接受《第一财经》的专访中,戴志康曾强调:“这个物质世界已经建设得有些过头了,再在这个地方挖掘价值,就我个人来说已经没有生命意义了。所以我要去挖掘非物质的价值,正好我对这样的事情有感觉,有热爱。”他彼时最关注的事业,是中医大健康和文化艺术。
而根据上海证大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837786.OC,以下简称“证大文化”)2019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529.9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3.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8.24万元。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1.5万元,去年同期为-3880.32万元。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3.56%。
对于由喜玛拉雅中心的建设衍生出的两个重点产业,戴志康曾经在集团成立二十五周年的报告中表示,喜马拉雅FM和文化公司这两个项目都站在了风口行列,未来必然会有新的、更大的机会。我们不应狭义地去理解投资回报。我们要着眼未来的效益,而不是当下的即时效益;我们追求的不是投入多少个亿然后产生多少个亿的效益,而是真正拥有一个无限宽广未来的、化理想为美好现实的巨大社会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9月1日,戴志康此前投资的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根据相关媒体报道“证大公司”系指上海证大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同时相关媒体报道中也提及了上海证大爱特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证大大拇指财富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证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喜马拉雅与上述四家公司无任何股权关系,无任何债权债务关联,无任何业务往来。上海证大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喜马拉雅早期的投资人,但其法定代表人戴志康先生从未参与过喜马拉雅业务经营与业务决策。目前证大投资发展与喜马拉雅已无股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