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 贷款

  • 信用卡

搜索

卡农金超

评论
您现在的位置123:首页 > 口子资讯 > 银行"变脸"退出P2P存管?部分银行仍在积极介入

银行"变脸"退出P2P存管?部分银行仍在积极介入

2019-09-09     点击:582

[db:简介]

来源丨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WEMONEY、华夏时报


网贷存管业务洗牌加剧,部分银行基于网贷存管业务空间缩小的预期以及声誉考虑选择逐渐缩减业务规模,甚至退出网贷资金存管业务。


另一方面,仍有部分银行积极开展存管业务,对于部分中小银行来说,开展网贷存管业务可以作为一个新的业务盈利点,可拓展旗下业务多元化,同时用户资源和数据对于银行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先后两家平台被合作存管银行“解约”


近日,上海某银行和某平台因终止存管业务合作,导致网贷新增业务暂停一事,互相“甩锅”。


8月14日,该平台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了一份其存管银行于今年7月25日出具的《关于终止存管业务合作的告知函》。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该存管业务合作并未到期。


在这之后,又一家与该银行合作的上海网贷平台被爆称“因银行强制终止合作,公司暂时停业无法提现。”据透露,其与该银行的存管协议正常要到2020年2月6日才到期。由于银行存管的突然中断,导致平台部分到期借款企业的还款受阻,从而导致部分出借客户无法按时提现,造成了极大恐慌。


另一家与该银行合作的网贷平台相关负责人对WEMONEY称,“该银行的存管服务未停止,但该行要求并补助平台找新存管行。”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多家银行正退出存管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采访了解,一方面,网贷行业前景并不明朗,且风险较大,上海银行业对网贷存管业务总体持谨慎态度,有些银行稳妥退出也属正常;另一方面,有多位业内人士猜测,或许与上海为了压降规模,清退部分平台有关。


“停了银行存管,平台如果继续展业,可能就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因此没法开展业务。”一家网贷平台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银行"变脸"退出P2P存管?部分银行仍在积极介入
仍有银行积极布局网贷存管


一些银行退出网贷存管业务,确实也有现实考量,比如网贷行业前景并不明朗、风险较大、收益有限、自身业务调整等因素。 不过,仍有银行积极布局这块业务。


记者查询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发现,共有34家银行布局网贷存管业务。


具体来说,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对网贷存管业务并不积极,国有大行仅有建行一家布局,服务两家平台;民生、招行、浦发、平安、华夏、恒丰、广发、渤海等股份行不同程度介入这块业务;招商银行仅一家平台。中小银行布局较为积极,尤其厦门银行和新网银行,分别服务93家和91家网贷平台。


银行"变脸"退出P2P存管?部分银行仍在积极介入


就在多家银行退出P2P资金存管业务之际,一家互联网银行通过网贷资金存管系统测评。


近日,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网商银行”)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称“中国互金协会”)登记披露服务平台上发布“关于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系统通过测评声明”,称其个体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系统已于2019年8月5日通过测评。


某行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随着网贷备案下发延迟,不少网贷平台出清或者缩小业务规模,又或者退出网贷资金存管业务,这都是正常的。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很重要,开展网贷资金存管就是一条路。


存管银行和网贷平台,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对于网贷平台,银行存管则是必须的存在。


更明确的说,这是“靠谱平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银行不会背书,存管后的平台出现其他经营风险的情形也是不可避免的。出借者需要从合规、债权、技术风控、背景实力、用户体验、运营、行业口碑、创新能力等八大维度去全面审慎考量。特别是在合规层面,一看“三证”是否齐全,二看平台信息披露是否透明及时,平台是否对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P2P网贷数据报送系统等。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

用户评论

已有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推荐 企业贷个人贷款计算器

更多>热卡申请

更多>极速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