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

  • 贷款

  • 信用卡

搜索

卡农金超

评论
您现在的位置123:首页 > 口子资讯 > P2P正式进入收尸期:黎明前的杀戮

P2P正式进入收尸期:黎明前的杀戮

2019-09-09     点击:570

[db:简介]

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

——乃赐令和珅自尽  


A


近日,有关中国平安旗下的陆金所将退出P2P业务的传闻不绝于耳,陆金所的P2P人员将被合并到一个新的消费金融部门,并转而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在新闻稿已漫天飞舞之际,陆金所仅对路透社一家做出了含糊的回应,称其“现有产品与客户权益不受影响”。这番态度,已在底气上输得彻底,让本就在走“高速下坡路”的P2P行业雪上加霜。


P2P正式进入收尸期:黎明前的杀戮


毫无疑问的是,P2P行业的落幕之音已经敲响。毕竟,当毋庸置疑的行业龙头老大都在寻找新的出路的时候,当强如中国平安都束手无策的时候,这个山头还值不值得守下去,确实是个问题。


B


陆金所作为互金行业最早进场的成员之一,陪伴着这个行业走过了几多风雨。期间向好又唱衰的声音起起伏伏,但它行业一哥的地位一直根深蒂固。


2018年12月,陆金所的注册用户数突破了4000万大关,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600亿,而同期比较有名的同行如微贷网,注册用户数才1796万,资产管理规模更是不抵陆金所的20%。


如此亮眼的成绩背后离不开强大的风控体系。2015年,陆金所被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和央行金融研究所评为P2P平台风控第一名。其自主研发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体系(KYC系统)在不断升级后还尝试了对外输出,目前已经在平安集团内其他公司进行了应用。


这么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统支撑它在P2P这条路上做大做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了,可难料最后还是说了分手。坊间猜测纷纭,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是苦等不来的备案阻碍了陆金所的上市进程,而投资者又希望它尽快过审套现,博弈之下最后只能弃车保帅,断臂求生。


而这一切,离不开监管的旨意。


P2P正式进入收尸期:黎明前的杀戮

2016年,银监会出台规定要求网贷行业必须进行备案管理,并提供了详细的流程指引。


但在2017年6月,备案工作突然宣布延期一年。2018年6月,监管宣布备案再次延期,理由是“行业累积的存量风险巨大,备案工作年内难以完成”。


今年7月6日银保监会召开的座谈会中,“备案”二字干脆不提了,转提“整改”、“纳入监管”。字眼的微妙变动,暗示着各方翘首以盼的备案登记再次延期。


虽说备案通过并不意味着国家会兜底,但是投资者不会这么看。他们会把备案成功理解为监管的认可和背书,相当于P2P持牌经营后晋升成为了良民。因此,当平台跑路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也是去找监管求助。


素有“互金之城”之称的杭州就因为2018年6月的P2P雷暴潮,被迫接待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金融难民”。据《证券时报》报道,由于报案的人太多,杭州市政府还将黄龙体育中心和江干区体育中心两个体育场馆设置为临时接待点,以便信访部门与报案人对接。


有此前例,各地政府也不敢轻易对P2P张开怀抱了。银行出事尚有政府出手,P2P出事则成了涉众风险、社会风险,可关系到地方主政官员的乌纱帽。


地方金融监管局和银保监分局都不敢承担这些风险,有些地区甚至视其为“瘟神”,纷纷驱赶。监管埋头推整改和清退,只字不提备案;平台默然地配合调整,绝口不谈明天。所有的局内人都保持着心照不宣的沉默,似乎都在等待着最后一天的到来。


P2P正式进入收尸期:黎明前的杀戮


这不,这两天还闹出了一则“轻易贷致信河北省委书记”的新闻,文中哀怨地控诉过度检查和官方措辞不当的“清退通知”引发了挤兑危机,全国大量投资人到访公司总部。轻易贷多次给相关政府部门汇报,至今无果。


嗯,为什么无果,大家心中都有数。

C


P2P本无罪,只可惜橘生淮北,许多曾经的种子选手,最终沦为了骗局的帮凶。


P2P的模式,不过是群众把钱存进P2P里赚取高利息,然后P2P又把这钱以更高的利息放贷出去,赚个利息差,看起来似乎是可行的,怎么如今就玩脱了呢?


2008年的金融危机过后,实体经济哀鸿遍野。因为害怕风险,金融机构惜贷慎贷情绪浓厚。而对风险已成惊弓之鸟的监管者也开始强力介入,在防范风险的同时客观上抑制了金融活动,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难度提高。


于是,影子银行便开始大行其道了。所谓影子,即游离于监管之外,所谓银行,即能大规模地存款放贷。


P2P正式进入收尸期:黎明前的杀戮


P2P网贷,就是影子银行中的一种,它将一部分压抑已久的金融需求全部激发出来了,百姓需要理财,市场需要资金——毕竟P2P产生之初是作为桥梁存在的,连接了借方和贷方。


一个桥梁平台,只要前期把必要的风险和信息都披露完全了,就算后期借方兑付失败了,平台也不必仓皇出逃。就算小贩和顾客起了口角,也没有要把菜市场给拆了的道理呀!


然而,“信息披露完全”只是一个假设。由于我国征信体系不健全,一些平台为了吸引资金,不得不花招百出。


譬如为了能多抢一些客户、能多赚一些利息差,明知道对方很有可能还不了款,仍然放贷。“撸小贷”的跑了,本息都折在里头了,只好拆东墙补西墙,用新投资者的钱支付老投资者的债,造成平台还在合理运营的假象——


这不就是庞氏骗局吗?


于是,P2P的性质就变了,它不再是以前那个独立的信息平台了。当监管的探照灯终于照到这一片真空地带时,它已是弊病丛生了。


而这是监管所不能容忍的。金融的本心是服务实体经济,此前也确实为我国经济注入了资本与活力,但是随着资金空转愈演愈烈,金融体系内累积了前所未有的泡沫和系统性风险。


这些泡沫还传导到了其他地方,比如楼市。若是P2P类的影子银行继续给炒房者借钱,继续给地产商借钱,恐怕如今的房价就更难控了。


D


亡羊补牢未晚。


方针既已定,许多打击影子银行的政策纷纷出台,货币去杠杆也开始硬着陆,“影子银行”系下的P2P,自然也进入了冰封期。一方面准入严卡、门槛提高;另一方面违规成本提高、监管力度趋严。


P2P平台的股东们看不到通过资本市场变现的未来,纷纷放弃增资,给实控人施压要求给出退出方案;出借人也开始抽回资金,重创流动性。众多捂着不良率盖子的平台加速爆雷,走向清算。


陆金所虽好,可在时代的必然性的大潮中,也只能被引爆了。


E


可就连P2P们倒下前,眼里都满是对监管“手下留情”的渴望。

他们相信就算昨天很残酷,今天很残酷,但是明天一定会变好。 


因为他们感觉到了风向的变化。


如今,面对着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官方口径慢慢从“去杠杆”转变为“稳增长、稳就业、稳信心”,这被视为是下一轮“放水”的吹风。


P2P正式进入收尸期:黎明前的杀戮


今年两会上,总理还宣布了新一轮的刺激计划,减税2万亿元,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提振经济的信号明显。


而本身P2P对促进民营资本从高度垄断的金融业突围有着重要意义,民营、小微企业也是重启经济发动机的强大助力。所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监管的凛冬将会过去。


但是他们等不到那一天了。


丧钟已响彻黎明。一个必须要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黎明。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相关问答

用户评论

已有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热门推荐 企业贷个人贷款计算器

更多>热卡申请

更多>极速贷款